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中提出要突出實效改進鄉村治理,并具體從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創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有效平臺載體、切實維護農村社會平安穩定進行了闡述。這些方面是鄉村振興中固有的內容,但卻突出了鄉村治理改進的創新辦法。這些創新辦法可以用“技術”來表述。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突出實效改進鄉村治理過程中,這些“技術”將大大地發揮其功能,在一定程度上破解鄉村治理主體不足、效能低下、內卷等困境。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江蘇通過不斷探索完善,呈現出一批鄉村治理的典型,并形成了黨建引領、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村級集體經濟充分發展的“1+4+1”鄉村治理的江蘇路徑。在民主協商、微自治、網格化、積分制、數字化等技術性治理手段方面江蘇均有所探索,但發展程度及普及性存在較大的區域性差異。結合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江蘇省一號文件及鄉村治理現狀,從技術賦能提升鄉村治理實效性的角度重點可關注以下五個方面。
清單制。清單制是以清單的形式將某一事項的主體、職權、責任、流程等明確羅列出來并公布的一種技術治理方式。鄉村治理領域的清單制包括小微權力清單、承擔事項清單、公共服務清單等。以村級小微權力清單為例,這項制度最先由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率先探索,被寫入2018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之后迅速在全國推廣。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將村級招投標事項、宅基地審批、土地征用款分配、集體資產處置、困難補助申請等各類村級公共事務的運行流程、職責權力、主體等都羅列出來,將村級權力的邊界范圍進行明確,有利于村級治理與服務。同樣,承擔事項清單、公共服務清單也是如此。江蘇一些地區在鄉村治理中積極探索運用清單制并進行創新,如南京市江寧區制定了公共服務清單,明確了基層治理領域的公共服務的具體事項范圍;江陰市將“小微權力”放到了“戶戶通”平臺,將清單制通過智慧化手段向社會公布、接受監督。在鄉村治理的過程中,江蘇需要更進一步全域推廣村級組織依法自治事項、依法協助政府工作事項等清單制,化解基層矛盾,提升治理效能和治理現代化水平。
積分制。從目前江蘇的實施情況看,積分制在鄉村志愿者隊伍建設、垃圾分類落實、農村互助養老等方面發揮了較大的作用,促進了多元主體參與鄉村治理。尤其是鄉村志愿者隊伍建設方面,江蘇很多地方都運用了積分制并不斷進行創新,例如宜興談家干社區作為一個城鎮化過程中的村居合一型社區通過積分兌換商品或服務的形式充分調動了村民、居民服務社區的積極性,原先無人打掃的道路、院落如今在不同時間都有環境衛生志愿者,社區凝聚力更強。但目前積分制推廣實行的范圍、領域依然較為狹窄,未能充分發揮其作用。今后,各地在鄉村治理中應因地制宜地推行積分制,并在鄉村一些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如移風易俗、鄉村環境改善、家風民風建設、村規民約實行等方面進一步嘗試積分制。
“五社聯動”。中央一號文件提到了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江蘇省委一號文件在此基礎上結合江蘇農村社區化治理步伐較快的特點,進一步提出了健全農村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愿者、社會慈善資源“五社聯動”機制,對鄉村治理的多元主體及機制進行了進一步的闡述。2021年7月“完善社會力量參與基層治理激勵政策,創新社區與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愿者、社會慈善資源的聯動機制”被寫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意見》。“五社聯動”機制是適應政府管理方式由管理到治理、善治這一轉變的機制創新。在當前鄉村普遍“空心化”、老齡化的現狀下,依托現有資源充分調動、挖掘農村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愿者、社會慈善資源并形成聯動,有利于提升鄉村治理的組織化程度,形成鄉村治理“共同體”。目前,基于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的“三社聯動”機制在江蘇城鄉被較為廣泛地實施、應用,“五社聯動”還處于探索階段,蘇州、無錫等地有所先行。下一步,江蘇還需進一步探索,達到鄉村善治。
網格化。網格化將基層治理單元進一步縮小,是政府行政權力的下沉。江蘇省在2017年起就率先在全省范圍內統一部署實施了網格化社會治理創新,形成了城鄉12萬個網格30萬網格員的規模。網格化在綜治、民政、環境、住建、司法等多個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江蘇還在網格化發展的基礎上,與信息化、人工相結合形成了“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的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機制。總體來講,農村網格化發展的程度不如城市。今后,江蘇還需進一步加強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規范化建設,在農村社區逐步配備專職網格員;進一步完善網格聯動“服務日”制度。
數字化。數字化作為鄉村治理中的一種技術,與上述的各種社會治理軟技術不同,這是一種由科技發展帶來的硬技術。江蘇省在2020年12月出臺了《關于高質量推進數字鄉村建設的實施意見》。2021年8月《江蘇省數字鄉村建設指南(試行)》出臺,并在數字鄉村治理方面對黨建、政務服務、村務管理、基層社會治理、應急防疫、鄉村網絡文化等提出了具體建設要求。目前,江蘇已經形成一批包括蘇州張家港、南京浦口等在內的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但江蘇省數字鄉村還處于起步階段,并且主要集中在數字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在鄉村治理領域推進不夠,且鄉村居民的數字化水平還需進一步提高。
(作者為南京農業大學金善寶農業現代化發展研究院研究員,南京農業大學人文與社會發展學院社會學系主任、教授,江蘇省鄉村振興專家咨詢委員會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