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經濟發展進入要素分工的新階段,根據不同區域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密度和發展潛力,統籌謀劃未來人口分布、經濟布局、國土利用和城鎮化格局,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是世界各國的通行做法。我省蘇南、蘇中、蘇北三大區域發展的梯度差異仍然較大,實施功能區戰略,打破三大板塊的地理分界和行政壁壘,重塑江蘇經濟地理版圖,強化主體功能區的概念,不再把地理界線而是把資源稟賦、發展階段、功能定位等作為劃分區域發展的主要依據,是推進區域統籌協調發展的重大舉措。為加深對功能區戰略的認識與了解,本報推出“聚焦‘1+3’功能區戰略”特別策劃,約請有關專家深入研討。
打造揚子江城市群,是深化實施全省功能區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一個戰略考量。我省蘇南、蘇中、蘇北三大區域發展的梯度差異仍然較大,蘇南地區作為全省發展的先行區,主要承接上海輻射,對蘇中、蘇北地區輻射效應有限。蘇中與蘇南雖然近年來融合步伐加快,但要素流通仍然不足,城市協調仍然不足,蘇北受蘇南輻射作用更弱。打造揚子江城市群,省委、省政府的一個重要戰略意圖,就是要打破三大板塊的地理分界和行政壁壘,使蘇南蘇中進一步融合起來,沿江城市實現一體發展,發揮更大作用,形成更為強大的經濟增長核,更好輻射、帶動和支撐包括蘇北腹地在內的其他區域發展。
——摘自省委書記李強在建設揚子江城市群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在全省發展布局的重構中,蘇北應該有新的更大作為,通過布局調整和功能重構,改變作為產業梯度轉移的被動接受者、發展上的跟隨者的現狀,跳出原有的區域局限和路徑依賴,放開手腳、集中力量,來做自己應該干、能夠干、干得好的事。
——摘自省委書記李強在蘇北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
專家觀點
世界銀行《2009年世界發展報告》的主題是“重塑世界經濟”。這份報告集中了全球發展最新的經濟理論,包括新經濟地理理論、新增長理論、新貿易的理論。中國的主體功能區是一個新自然經濟理論的重大創新,它的要點非常清楚,提出了三個核心詞,第一個是密度,提高經濟密度、人口密度。第二,縮短距離,通過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縮短時空“硬距離”,通過政策溝通(包括FTA)縮短制度“軟距離”。第三,解決分割,在中國就叫做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與世界銀行提出的政策分析框架是一樣的。
——胡鞍鋼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要實現主體功能區戰略的目的,真正發揮主體功能區在促進綠色發展與協調發展方面的作用,必須采取針對性措施:第一,在中央層面可成立一個職能明確的權威區域管理機構;第二,確定不同類型主體功能區的具體界線;第三,成立一個統一的、專門的針對主體功能區實施的基金;第四,明確主體功能區實施的監督與評價機制以及劃分的定期調整機制;第五,將主體功能區戰略與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的實施合二為一,具體辦法是在主體功能區中實行分級,將治療“區域病”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結合起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對限制開發區域與禁止開發區域的利益補償,應該有一個明確、集中的安排,不可將政策資源分散在多個部委手中。
——張可云 (中國人民大學區域與城市經濟研究所教授)
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就是要根據不同區域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強度和發展潛力,統籌謀劃人口分布、經濟布局、國土利用和城鎮化格局,確定不同區域的主體功能,并據此明確開發方向,完善開發政策,控制開發強度,規范開發秩序,逐步形成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相協調的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不僅有利于推進形成人口、經濟和資源環境相協調的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而且有利于更大范圍配置資源,提升位勢,增強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創新驅動、轉型發展。
—— 歐陽慧(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城鎮發展室主任)
他山之石
美 國:
以經濟區劃為基礎制定區域政策
美國的標準區域分為成分經濟地區 (CEA)、經濟地區(EA)和區域經濟地區組合三個層次。具體而言,首先認定節點;其次將各縣合理分配到相應的節點,形成成分經濟地區;然后綜合考慮經濟規模、經濟聯系、通勤量等因素,合并成分經濟地區形成經濟地區;最后在經濟地區的基礎上,進一步歸并分類形成區域經濟地區組合。
大溫哥華地區:
優美都市發展戰略規劃統籌區域發展
大溫哥華地區是由20個市、區和不設制的小區組成的共同體。在其制定的面向2021年的優美都市發展戰略規劃中,重點是協調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不但圈定了各種用地的范圍,而且結合土地開發策略,提出了“保護綠色地帶”“建立設施完善的社區”和“創建布局緊湊的大都市”的城市發展策略。
德 國:
多類分區推動經濟均衡發展
德國屬于聯邦政府基本法指導下的高度地方自治型規劃,從聯邦規劃、州規劃、區域規劃,到市縣鎮鄉的總規劃,形成了在法律基礎上的從框架指導到具體建設的完整的規劃體系。這一體系覆蓋面廣、層次清楚、分工明確、環環相扣,空間規劃與其他規劃相互配合,綜合布局德國的整體空間職能,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與空間的生態功能相協調,推動區域經濟平衡發展。
法 國:
領土整治規劃抑制城市過度膨脹
法國的“領土整治規劃”把國土分為“發展區”和 “工業適應區”兩類,要求分散巴黎地區的產業、發展中小城市、對農業和山區進行整治等。為了實現目標,在行政上成立了國家領土整治委員會、 領土整治地區行動評議會等中央和地區兩級機構;在財政上建立了經濟與社會發展基金、國家土地整治與城市規劃基金、領土整治干預基金、權利分散援助基金等;在工業政策上更是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包括頒發禁令,嚴格審批制度,實行財政制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