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8日,中文學術圖書引文索引數據庫的國際空白在這一天被填補。南京大學黨委書記張異賓,中國出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中國圖書評論學會會長、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原副局長鄔書林,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馬費成,教育部社科評價中心主任李建平,中國圖書評論學會副會長楊平,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賴永海、丁帆,南京大學校長助理范從來等全國十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和領導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綜合評價研究院在南京大學揭牌成立,“中文學術圖書引文索引”成果在大會現場正式發布。會議由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朱慶葆主持
成立儀式暨成果發布會現場 (王紅兵 攝影)
成立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綜合評價研究院,是南京大學為了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5·17”重要講話精神的重大決策,也是南京大學巡視整改成效轉化為推進“雙一流”建設強大動力的重要決策。鄔書林與張異賓在大會現場為研究院揭牌。
鄔書林與張異賓為研究院揭牌 (王紅兵 攝影)
據介紹,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綜合評價研究院的成立旨在更好地開展數據庫建設項目立項、建設開發等工作,統籌管理南京大學各機構研發的各類數據庫,是推動校內外研究力量的整合,促進資源優化配置的一項重要制度決策。研究院的建設目標是構建科學、權威的人文社會科學綜合評價體系,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國內一流的面向成果、人才、機構三位一體的中國特色的學術綜合評價數據庫,服務于南京大學“雙一流”建設,提升中國人文社科綜合評價的國際影響力。
為完善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評價提供有力的基礎條件,深入推進哲學社會科學創新體系建設,提升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綜合評價數據庫的國際影響力和學術話語權,南京大學在建設“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在中國圖書評論學會的支持下,決定啟動建設“中文學術圖書引文索引”(ChineseBook Citation Index,簡稱CBKCI)工程,旨在建立一個國家級、公益性、開放型的人文社會科學文獻數據公共服務平臺,也是國內中文學術出版研究、評價的重要協同創新平臺。CBKCI以收錄1992年以來中國大陸出版的中文人文社會科學原創學術專著為目標,并與南京大學先期研發的CSSCI引文數據庫進行整合,共同構建成為涵蓋學術期刊、學術集刊、學術專著等多重出版形態的符合學術規范和科學評價需求的大數據平臺,并以此推動學科建設、引導學術規范、指導產業發展,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優秀成果走向世界提供新的路徑。
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副主任沈固朝教授向與會來賓介紹了“中文學術圖書引文索引(CBKCI)”項目的概況。他從CBKCI項目背景、項目建設組織架構、工作規程等方面,闡述了中文學術圖書引文索引項目的必要性、國內外收錄情況、專家組構成、指標體系和遴選流程等工作情況,并著重介紹了CBKCI圖書引文數據概況和數據庫功能及意義。他強調,CBKCI填補了國內學術圖書引文索引工作的空白,并且可以真正反映出學術同行的專業意見,有利于人文社科學術評價體系的進一步完善。
鄔舒林祝賀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綜合評價研究院的成立和CBKCI的發布。他強調,學術圖書引文索引是一項西方已起步多年的、基礎性的文化工程;也是從學術角度贏得國家話語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工作;更是實現文化自信的重要創新和有效途徑。他提出,國家應當予以大力支持,并以攀登世界話語權高峰的立意來做好這件工作。他認為我國在過去二十年中人文社會科學領域重大研究成果較少的重要原因,就是不夠完善的評價體系未能實現對學術水平的反作用和促進。他鼓勵各位專家和學者懷著高度的自信去完成這項工程,并從理念層面和技術角度對研究院和CBKCI的發展前景給予充足建議。
張異賓代表南京大學歡迎出席大會的專家學者。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強調,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張異賓指出,開展科學有效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是推動高校科研管理創新、構建現代科研管理制度的重要內容,對提高科研創新能力和服務水平、加強科研誠信和學風建設具有重要價值。南京大學一貫重視評價體系在人文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1998年就開始研發“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并取得了積極的影響。
張異賓娓娓道來,向與會專家回顧了南京大學長期以來在人文社會科學評價工作中所做的努力和工作成效。他指出, CBKCI是與CSSCI并列的學術數據庫體系,南京大學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提升其在學術界、期刊界、出版界的影響力,進一步拓展學術研究成果的傳播、發布渠道,為繼承、推廣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發揮重要作用。
馬費成、李建平和兄弟高校社科處代表分別致辭,對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綜合評價研究院和CBKCI的學術意義予以高度認可,并針對具有中國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評價體系的構建、確立國際學術話語權等方面提出建議和期望。
據項目組介紹,CBKCI的建設思路,是面向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建設的重大需求,聚焦評價體系的話語權建設這一重大任務,以持續性、系統性、獨特性的數據庫建設為抓手,以中文期刊(C刊)、中文圖書(C書)、中國智庫(C庫)索引為支撐,以經費、人力、場地、機制為保障,構建體系完備的CSSCI-CBKCI-CTTI(3C)體系,以海外合作和海外推介為重點,提升中國人文社科綜合評價體系的國際影響力。該工程將填補中文學術圖書評價的國際空白,成為中文學術出版研究、評價的重要協同創新平臺,并推動相關文化產業的發展。“中文學術圖書引文索引”項目第一批成果收錄了11個學科的3000余種學術專著,并于2015年7月22日在北京發布,在當時受到學界的廣泛重視,并產生了顯著的影響。
在大會現場,專家代表和張異賓共同啟動并正式發布CBKCI數據庫。據統計,“中文學術圖書引文索引”(CBKCI)數據庫目前已覆蓋人文、社會科學的21個學科,收錄了根據嚴格標準和程序遴選的學術圖書近5000種。項目組根據入選書目進行了學術圖書的電子化和引文加工,共摘錄章節5萬2千余條,引文220萬余條,并對章節、引文數據進行了規范,現已全部入庫。
專家代表共同啟動并正式發布CBKCI數據庫 (王紅兵 攝影)
參加會議的還有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山東大學、廈門大學、吉林大學、中山大學等十五所兄弟高校的專家學者,南京大學文科院系的代表和社科處、評價中心、出版社等單位有關人員。與會專家圍繞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和發展,南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工作,CBKCI項目的健全和完善等主題展開研討,針對社會科學研究評價工作現有的體系、路徑和標準,包括指標體系、遴選機制等議題發表真知灼見,提出寶貴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