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全面建設健康中國”精神,共商健康中國建設、健康江蘇策略,第二屆健康江蘇建設與發展高峰論壇暨首屆浦口衛生與健康創新發展論壇12月2日在南京市浦口區隆重開幕,省內外專家學者、高校師生及地方醫務工作者等近300人出席本次大會。
本次論壇由南京醫科大學、浦口區人民政府、健康江蘇建設與發展研究院主辦,浦口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健康江蘇浦口創新研究中心、江蘇省第十批科技鎮長團浦口團承辦。浦口區人民政府區長王磊、江蘇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汪華、南京醫科大學校長沈洪兵進行大會致辭,開幕式由南京醫科大學副校長魯翔主持。
浦口區人民政府區長王磊致歡迎辭
南京醫科大學校長沈洪兵教授致辭
南京醫科大學副校長魯翔主持開幕式
來自國家、省、市衛計部門領導及省內外專家學者圍繞新時代衛生與健康事業的發展、健康中國與健康江蘇建設、新時代深化醫改重點任務、健康養老及健康智庫與衛生決策等熱點問題進行主題報告。
楊志光:新時代深化醫改的重點任務
“我國已走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表現為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充分不平衡發展的矛盾。因此,如何建設更健康的社會,滿足人民對滿好生活的需要,是黨和政府的重要責任。”國家衛生計生委體改司綜合處楊志光處長深度解讀了新時代深化醫改的重點任務,強調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醫療保障制度和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與家庭醫生制度、健全藥品供應保障制度、發展健康產業鼓勵社會辦理,同時要發揮信息化作用,加強綜合監管制度,從而貫徹落實十九大會議精神,實施“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形成較為系統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框架、完成醫改階段性目標任務。
孟慶躍:建設健康中國,促進健康公平
“公平是健康中國建設的核心目標,效率是健康中國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孟慶躍教授從“健康中國”等角度出發,認為中國健康和衛生服務公平已有較大改善,但在健康保障制度覆蓋、服務可及、費用負擔等方面,仍有較大可以改善的空間,提出需要制定公平且高效的衛生政策,堅持正確方向,細化單元,精準施力,立足基層,保證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連續性,創新大健康體系,擴展健康服務的范疇,促進健康體系協同整合,從而改善民生健康、實現美好生活。
汪華:健康江蘇戰略實施路徑解讀
江蘇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汪華副主任從健康江蘇的內涵要求、建設成就、發展規劃等方面介紹了健康江蘇2030規劃綱要,緊緊圍繞“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一個戰略主題,解讀主要建設指標,并提出健康江蘇戰略實施路徑,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兩個著力點,統籌社會、行業和個人三個層面,從生活與行為方式、生產生活環境以及醫療衛生服務等三個健康主要影響因素入手,努力在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五大領域取得突破。
王長青:健康養老資源多元協同供給探析
面對人口老齡化這一重點問題,南京醫科大學黨委書記王長青教授分析了江蘇養老服務需求多供給少、供給結構不合理、供給責任主體單一低效、籌資機制不完善等困境,提出要實現健康中國的宏偉目標,亟需探索健康養老資源多元協同供給模式,提出需要以老年人需求為導向,重視老年養老需求的多層次和多元性,建立“家庭自助、社區互助、醫養協助、國家救助”的多元資源供給渠道,構建“政府共治、市場共建、培訓供智、多元共享”的養老服務協同治理模式。
張朝陽:健康智庫與衛生決策
為了準確把握智庫特點和定位,提供決策咨詢,國家衛生計生委項目資金監管服務中心張朝陽主任以“健康智庫與衛生決策”為題作專題經驗分享,提出智庫團隊應綜合全面、預測具有前瞻性,適應國情,遵循科學規律,準確運用理論指導實踐,作為智庫專家應了解國際走向、掌握國內動態,熟悉歷史發展,把握事物規律,善于分析判斷,精于方法手段,為研究院未來發展提供政府需求導向與指引。此外,大會還設有首屆浦口衛生與健康創新發展分論壇及健康江蘇智庫工作專題論壇。
健康江蘇建設與發展研究作為江蘇省重點培育智庫,2016年由江蘇省委宣傳部批準成立以來,始終堅持“立足江蘇、放眼全國、協同創新、提高質量、改革創新、完善機制”,為全省衛生與健康領域的發展提供政策研究和決策咨詢。健康江蘇建設與發展高峰論壇由健康江蘇建設與發展研究院精品打造,吸引了來自省內外衛生與健康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為推動健康江蘇和健康中國建設獻計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