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財務管理能力關乎資金安全、運營效能與服務品質。傳統醫院財務管理工作囿于人工核算與事后審計的被動模式,財務管理人員多局限于基礎會計工作,未能充分發揮管理職責。基于業財融合的數字化財務管理體系,有效破解傳統財務工作的弊端,既強化資源統籌整合、提高財務管理效率,又增強財務運營透明度、防范系統性風險,最終賦能醫療服務效能提升。
搭建數字化管理平臺,發揮業財融合效能
在業財融合驅動背景下,醫院財務管理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在于構建全要素數字化平臺,以實現信息高度整合。
設置財務數字化管理部門。由分管院長擔任組長,各科室干部擔任組員,通過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確保各部門信息的有效傳遞。
構建財務數據標準體系。根據財務管理內容制定詳細的數據標準規范,對科室、員工、設備、耗材等要素實施唯一性編碼,對每個數據分類使用統一名稱,明確醫療診斷、處方開具、手術操作等業務場景的采集標準。對于歷史數據,應對其進行標準化處理,構建符合新規的數據標準。
設置統一財務數據接口。業務與財務的協同作用依賴標準化的接口,各部門應配備統一的認證中心,使用統一接口,并定期審核接口協議及安全性,利用數據庫、云儲存等為數據提供穩定存儲空間,以確保數據傳輸的實時性、準確性與安全性。
重構數字化工作流程,提高財務管理質效
財務管理工作流程數字化建設是實現業財融合的關鍵。醫院可利用數字技術對傳統財務管理流程進行智能化改造,通過技術賦能實現管理效能躍升。
財務文件數字化管理。醫院可利用文檔管理軟件,結合光學字符識別技術將紙質文檔轉換為電子版,通過數字化檔案來解決傳統歸檔混亂、檢索低效等痛點;將電子版文檔加密儲存,并設置多重身份認證、嚴格下放訪問權限,防范數據泄露風險;開發多維度檢索引擎,支持按日期、文件名、關鍵詞等條件進行文檔快速查找,并實現報表自動生成。
構建數字化財務管理流程。首先,部署醫院資源規劃系統,集成賬目核對、發票驗真、資金管理、預算編制等模塊,自動完成對賬、稅務申報等標準化作業,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減少人為失誤;其次,構建自動化預算系統,監管基于歷史數據及人工智能算法,以提高預算精準度,輔助管理層開展前瞻性決策。
加強財務管理合規性,提供智能決策支持
數字技術在醫院財務管理中的應用,有效提升了決策制定的科學性。為此,醫院應積極匯總財務數據,通過挖掘潛在信息為管理決策提供支持。
定期審計檢查財務合規性。醫院可采用專用審計軟件,自動抓取醫院財務相關數據,實時監管財務狀況。具體而言,可設置每日自動執行財務檢查、每月自動復核交易數據,通過雙錄比對核驗記賬憑證與原始單據的一致性,為管理人員后續決策制定提供依據;審計軟件應自動更新法規庫,并對財務操作進行合規性分析,確保財務管理符合現有法律法規要求。
構建風險管理機制。利用統計模型及人工智能算法分析市場行情、物料成本等數據,預測未來原材料價格波動趨勢,提前制定風險應急措施;利用區塊鏈減少數據篡改風險,并設置閾值警報線,一旦指標觸及風險點便自動通知管理人員,盡可能縮小風險影響范圍。
重視數字化人才培育,優化財務團隊能力矩陣
數字人才梯隊建設對醫院財務數字化轉型至關重要。為此,醫院應關注財務管理人員數字技能培訓,打造既精通財務專業又掌握數字技術的復合型人才隊伍。
完善財務管理人員技能培訓工作。醫院可開展財務人員數字素養提升工程活動,設置數字技術通識教育、數字財務管理軟件應用、數據工具使用等模塊化課程;與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合作關系,定期邀請專家學者分享最新研究成果,為醫院財務管理數字化建設提供新思路。
實施精準化數字人才引進策略。醫院在財務管理人員招聘時,除應關注求職者的財務管理知識及經驗外,還應將數據分析、模型構建、算法優化等內容納入考核指標;創新人才激勵機制,構建基于崗位價值的差異化薪酬體系來留住核心人才。
(作者單位:重慶市婦幼保健院〈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