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是推動工程科技造福人類、創造未來的重要力量,是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快建設規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師隊伍”,為打造新時代卓越工程師隊伍、加強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時代卓越工程師精神以“愛黨報國、敬業奉獻”為核心內涵,始終堅持恪守職業要義、履行專業職責、彰顯社會價值,在服務國家戰略和民生需求中實現人生理想,展現了中國工程師的時代擔當。南京理工大學秉持“為黨育英才,為國鑄利器”的使命,致力于將知識創造融入培養體系,強調“全要素價值引導、全方位知識傳授、全鏈條能力培養”,助力研究生聚焦國家戰略和行業需求,研究真問題、進行真實踐、產出真成果。
發現階段:企業出題,開啟創新之旅。科技創新的起點就是發現問題,卓越工程師培養的首重任務是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包括從自然界觀察、媒體報道、人際交流和文獻閱讀等方面發現問題。筆者通過調研分析,提出時間管理視域下的“研究生之道”,從研究生培養的角度來看,建議從點到面,而不是以面帶點。這樣方能在時間管理上實現效率提升,從而創新驅動科研,實現學有所成。南京理工大學成立卓越工程師學院,引導工程碩士和博士聚焦國家重大需求、經濟主戰場的實際工程問題,由企業出題、企業高校共同答題,產業(市場)閱卷,組織研究生去工程現場參觀實習,提供尋找發現問題的機會。
思考階段:深度交流,孕育創新方案。思考階段即建構階段,是知識創造的核心環節,要求從所獲得的資源中發掘最重要的信息,進行思考、推理,然后闡明自己的觀點并根據要求把知識轉化成需要的形式。研究生需從資源中提取關鍵信息,結合已有知識,獨立思考并表達觀點。高校和企業通過聯合學術科研項目、創新創業實踐等為研究生提供表達平臺。鼓勵研究生從專業角度出發思考,激發其求知欲和創新潛能,進而提升理論結合實際的能力。南京理工大學選拔優秀博士培養對象,通過設立科研與實踐創新計劃項目開展“萃智沙龍”和創新案例評選,有效保護和激發研究生的求知欲與創新欲。
構想階段:創意迸發,繪制計劃藍圖。構想階段即想象階段,借助創造性思維把獲取到的新舊資源重新組合,并轉化為新知識。高校在研究生培養價值引導中需要在構想階段去拓展其思維模式,導師應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給予適當的彈性空間,鼓勵研究生突破對導師的路徑依賴,在專業知識領域體現出自己的思維和想法。南京理工大學要求學生在真實場景中,解決真問題,錘煉真本領,學校聯合企業申報省部級及以上重點實驗室,打造類企業級的工程師技術中心。這些資源整合優化,必然能夠幫助研究生在構想階段進行創新。
執行階段:付諸執行,構建行動指南。執行階段即為實施階段,讓研究生多參與工程實踐,強化研究生的團隊分工與協作能力,增強研究生的集體榮譽感;安排研究生面向真實企業項目場景科研,讓學生在真實工作環境和解決實際問題中學會冷靜思考和團隊協作,從而提高學生組織勝任力。南京理工大學組建了校企導師組,采用工學交替的培養模式,即博士為“1+2+1”,碩士為“1+1+1”,且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靈活調整,進行了有效的改革。2024年,該校1個課題組入選“全國卓越工程師培養優秀校企導師組”。
實踐階段:檢驗方案,持續迭代更新。實踐階段旨在幫助研究生在實踐中產生新知識,開展應用性、可量化的活動,從而實現知行合一。南京理工大學完善工程碩士和博士的評價標準,面向工程應用側重評價研究生的工程技術創新創造能力,單列賽道多維評價,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培養理念,推動研究生培養模式從被動的知識接受向主動學習和實踐探索轉型,全面培養研究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和個人素質。
南京理工大學通過將知識創造法融入研究生價值引導培養體系,從發現到實踐的五個階段,引導學生研究真問題、進行真實踐、產出真成果,探索構建具有學校特色的卓越工程師自主培養體系。該體系不僅有利于培養卓越工程師,更為新時代研究生高質量發展提供創新方案。
(作者單位: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院;本文系中國高等教育學會2024年重點立項課題“精準思政視角下高校卓越工程碩博生價值引領研究”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