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
    2025-08-01 11:27:00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席輝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二者有著天然聯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密不可分,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讓人們在領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靈之美。”文旅融合是以文化價值重塑旅游體驗,以旅游動能激活文化生命力的系統性創新工程,是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徑,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力舉措。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地區、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特定地域與族群的精神價值與文化基因,是延續民族歷史、連接古今文明的橋梁,它具有成為旅游資源的天然屬性。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可以使兼具傳統特性與地方知識屬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機融入現代生活之中,賦予非遺新功能,使其既作為關聯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文化紐帶,又成為服務當下的文化資本。《文化和旅游部關于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的通知》提出,“支持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鄉村旅游、紅色旅游、冰雪旅游、康養旅游、體育旅游等結合,舉辦‘非遺購物節’‘非遺美食節’等活動,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探索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的深度融合發展路徑,以旅游助力非遺傳承,以非遺驅動旅游提質升級,實現非遺與旅游的雙向賦能,在守正創新中賡續傳統文化根脈,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重要路徑,也是旅游服務美好生活、促進經濟發展、構筑精神家園、展示中國形象、增進文明互鑒的鮮活實踐。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民眾在長期生活中形成的價值觀念、知識體系及生活實踐,潛移默化地承載著社會文化記憶,建構著民眾的生活傳統。當日用而不覺的非遺遇到旅游這一“有意而為”的現代力量,如何實現非遺傳承與旅游開發的平衡是新時代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對此,我們應認真思考非遺的“變”與“不變”,即穩定的核心內涵與因時因勢變動的外延。在保證文化核心意涵有序傳承的基礎上,通過合理的旅游開發手段推動非遺生產與再生產,實現非遺傳承與旅游發展的相互融合。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深度內嵌于經濟發展與人民生活中的文化有機體,其最顯著的特質即活態性,因時因地因人不斷更迭、演變,仿佛一條河流在時空中變動不居。非遺保護的根本目的就是增強非遺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延續和強化非遺內在生命力,實現永續活態傳承。傳統是持續演化與層累的,活態存續的非遺在面對快速發展的時代時,也會不斷發生變化。文旅融合的本質,不是文化資源的簡單復制、搬運,而是實現傳統文化的活態傳承。在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過程中,應充分認識到非遺的活態屬性,積極擁抱變化,選取提煉具有代表性的部分進行展示,同時保證其核心內涵的穩定性。

    在文旅融合政策推動下,非遺資源得以借助旅游手段轉化為旅游資源。但非遺資源的上述轉化需要自身具備可觀賞與可參與的文化特性。這種觀賞性與參與性往往表現為具有審美價值的外在形態、能夠引發共情的精神內核、方便參與互動的活動內容。并不是所有非遺資源均能成為旅游資源,這需要我們認真篩選與辨別,選取適宜資源實現與旅游開發的協調共生。例如很多民俗類非遺雖然在地方文化系統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它僅是特定群體的內在觀念,需要具備地方知識儲備與長期生活經驗才能理解與接納,這種高度語境化的文化特質使其難以通過簡單的觀光體驗被外來者所感知和認同,不適宜作為旅游資源進行開發。而大量的民間音樂舞蹈、傳統戲曲、體育游藝、傳統手工藝因具備審美與互動價值,能夠迅速打動人心,使旅游者獲得精神愉悅、感官趣味與知識儲備,適合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

    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關涉地方社會文化建設與經濟發展的平衡問題。既要推動非遺實現活態有序傳承,凸顯其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價值觀;又要以旅游為媒介,將非遺資源轉化為文化資本,進而產出經濟效益,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如我國西部地區、民族地區受歷史與區位因素影響,經濟發展往往相對滯后,但這些地區擁有豐富的非遺資源,在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的過程中,富集的非遺資源借助旅游推動,完成向經濟與文化資本的轉化,實現了地方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值得注意的是,要堅決反對單純追求經濟指標,忽視非遺特性與傳承規律的激進式開發。各級政府與開發保護單位要做好引導與管理工作,把握好均衡原則,積極傾聽相關訴求,主動作為、提前謀劃,算好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的經濟賬與文化賬。

    當前,“非遺+旅游”的場景越來越多,不僅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了更多展示平臺,讓其更有生機和活力,而且給游客帶來更加多元、更有文化味的體驗,但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并不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與旅游開發的簡單疊加。一方面,旅游開發為非遺的當代賡續提供可持續發展的方式,它通過平臺搭建、資金支持、價值推廣等手段使傳統非遺與當代社會生活接軌,踐行了“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理念。另一方面,非遺為旅游發展提供文化賦能,它以廣博寬厚的文化積淀滋養著旅游發展,增強了旅游活動的體驗性與歷史感,提升了旅游者的接受度與認同感。我們要在尊重非遺傳承規律的基礎上,以旅游為推手促進非遺在當代的轉化發展,同時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領與涵育旅游活動,使兩者相互促進、彼此強化,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最終實現深度融合,促進區域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作者系西北師范大學旅游學院副教授)

    (轉載需注明來源:江蘇智庫網)
      編輯:蔡陽艷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综合激情网五月|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观看| 欧美黑人粗硬大在线看| 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码专区| 99热精品国产麻豆| 日本免费中文字幕在线看| 亚洲精品国产专区91在线| 里番acg全彩本子在线观看| 在线播放五十路乱中文|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欧美日产国产亚洲综合图区一| 四虎影永久在线观看网址| 青青草原亚洲视频| 好男人www社区|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3| 污污的软件下载| 啪啪调教所29下拉式免费阅读| 日本xxxxx高清视频| 大学生高清一级毛片免费| 久久99精品久久水蜜桃| 欧美xxxx做受欧美精品| 伊人狼人综合网| 色欲麻豆国产福利精品| 国产福利vr专区精品| av网站免费线看| 无人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 神尾舞高清无在码在线| 国产亚洲婷婷香蕉久久精品| 香蕉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2| 女人喷液抽搐高潮视频|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任你躁免费精品一区| 人妻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老司机深夜福利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 亚洲国产欧美视频| 精品少妇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免费片在线观看| 91综合精品网站久久| 婷婷久久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