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5日在浙江義烏召開的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給世界經濟帶來了強勁動能,可以說數字經濟進入了智能化3.0時代。
大會發布了《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17》和《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7》藍皮書。根據報告,截至2017年6月,全球網民總數達38.9億,普及率為51.7%,其中,中國網民規模達7.51億,居全球第一。2016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總量達22.58萬億元,躍居全球第二,占GDP比重達30.3%,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經濟蓬勃發展。發展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全球主要大國和地區重塑全球競爭力的共同選擇,目前全球22%的GDP與涵蓋技能和資本的數字經濟緊密相關。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形成勢頭,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成為全球創新的新高地。
大會發布了包括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華為3GPP 5G預商用系統”、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的“基于‘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系統的重大應用成果”、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的“世界首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北京嘀嘀無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基于大數據的新一代移動出行平臺”、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的“摩拜無樁智能共享單車”、阿里巴巴集團的“ET大腦”、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的“DuerOS對話式人工智能系統”、騰訊公司的“騰訊人工智能開放平臺”、中電數據服務有限公司和國際商業機器有限公司的“Watson健康助力‘健康中國’”、清華大學的“下一代互聯網關鍵技術”在內的等12項來自中國共18項代表互聯網世界領先的科技成果,這些成果被認為是互聯網領域的智慧結晶,代表了互聯網演進發展的方向。
數字經濟走過了以“數字化”驅動為代表的1.0時代,以“數據化”驅動的2.0時代,即將邁向以“智能化”驅動的3.0時代。數字經濟1.0時代是國際大企業借助IT技術走上大發展的時代;數字經濟2.0時代是以DT為基礎的數據驅動的平臺化大發展時期。平臺數字經濟發展規模遠遠大于傳統公司,發展周期遠遠小于傳統公司。研究數據顯示,十大平臺經濟體(蘋果、谷歌、微軟、亞馬遜、Facebook、阿里巴巴、騰訊、Priceline.com、百度、Netfix)總市值已超伯克希爾·哈撒韋、埃克森美孚、強生、摩根大通、通用電氣、富國銀行、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寶潔、雀巢、沃爾瑪十大傳統跨國公司。世界十大傳統公司平均年齡129歲,而十大平臺經濟體的平均年齡僅為22歲。其中最年長的蘋果和微軟分別為40歲和41歲,其余則基本在21歲以下,阿里巴巴只有18歲。在十大數字平臺公司中有三個來自中國,而傳統的世界十大公司中沒有中國企業。
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以智能化為驅動的數字經濟將成為下個經濟發展周期的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