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加微信
    高質量貢獻法治社會建設江蘇樣本
    2020-12-15 09:17:00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豐 霏

    日前,中共中央印發《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以下簡稱《綱要》),從推動全社會增強法治觀念、健全社會領域制度規范、加強權利保護、推進社會治理法治化、依法治理網絡空間等五個方面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法治社會建設的重點內容和具體舉措,為2025年形成符合我國國情、體現時代特征、人民群眾滿意的法治社會建設生動局面提供了根本遵循,也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起點上對推動法治社會建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新任務、新要求,明確了新思路、新方法。

    全面推進法治社會建設,

    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考慮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工程。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既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工作布局,也是法治中國建設的核心要義。其中,法治社會是構筑法治國家的基礎,法治國家、法治政府建設必須筑牢法治社會根基。法治社會建設也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堅持在法治軌道上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依靠法治解決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才能確保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只有織密法律之網、強化法治之力,才能解決制約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種種問題,才能解決人民最關心的教育、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醫藥衛生、住房等方面的突出問題,才能解決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完善互聯網管理、加強安全生產、創新社會治理體制、維護社會和諧問題等方面的難題。

    因此,法治社會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建設信仰法治、公平正義、保障權利、守法誠信、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社會主義法治社會,是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舉措;推進法治社會建設是著眼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實現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長遠考慮與戰略安排。

    發展中不斷豐富法治內涵,

    依托《綱要》將法治更加引向深入

    黨的十八大以來,“法治社會”的建設內容與時俱進、得到了不斷豐富提升。2014年10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推進法治社會建設的重點任務在于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建設完備的法律服務體系,健全依法維權和化解糾紛機制等四個方面。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經過五年的開拓進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日益完善,全社會法治觀念明顯增強。由此,法治社會的建設重心與重點任務也隨之變化。2019年10月,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從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高度,提出“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2020年10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會治理特別是基層治理水平明顯提高”列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提出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等重點任務。在此基礎上,此次新出的《綱要》對法治社會建設的重點內容進行了更為細致的整合更新,不僅強調了健全社會領域制度規范,同時特別提出加強權利保護、依法治理網絡空間。可以說,一系列新要求的提出既側面反映了法治社會建設的階段性成績,也正面指出了未來法治社會建設的方向。

    把握精髓、對標找差,

    全面認知江蘇法治建設“短板”

    對標《綱要》分類提出的新目標、新任務、新要求,江蘇法治社會建設尚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間,如:

    在推動全社會增強法治觀念方面,各地方雖然能夠創新運用多種形式加強普法宣傳,但是在將“立法過程變為宣傳法律法規的過程”上缺乏成熟的引導機制。

    在健全社會領域制度規范方面,過去一批先進的治理規范面臨治理能效減弱甚至耗散的風險,亟待根據新形勢重新修訂;各地方制度機制建設不充分、發展不平衡;對行業規則、社會規范制訂和實施情況的監督不足,有待探索具有可復制性的自律性社會規范示范文本。

    在加強權利保護方面,推進公眾實質性參與重大公共決策的渠道有待暢通,社會主體履行法定義務承擔社會責任的激勵機制與約束機制建設不夠,存在通過增加公民權利而減損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或者增加其義務的個別現象。

    在推進社會治理法治化方面,人民團體和社會組織在法治社會建設中的作用發揮不夠充分、存在非必要的區域差異;基層治理的先進經驗和創新實踐受制于地方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而無法普遍推廣,社會治理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需要放大。

    在依法治理網絡空間方面,有待增強民眾網絡法治意識和安全意識,地方性個人信息權利保護制度有待完善,網絡空間營商環境法治保護有待加強。

    在加強組織保障方面,法治社會建設評價指標體系的內容有待更新、實踐情況有待評估,智庫作用有待進一步發揮,等等。

    “填空”+“創優”,

    推動江蘇法治社會建設走在前列

    高質量推進江蘇法治社會建設需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的講話精神,比照《綱要》內容查漏補缺,充分借助經濟社會發展優勢推進法治社會建設,以高質量法治社會建設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著力在法治社會建設上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

    首先,要在“沒有先例”的方面力爭率先做出成功樣本。要以更高標準更新完善《江蘇法治社會建設指標體系》,全面細致落實《綱要》具體要求,將群眾滿意度作為檢驗法治社會建設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標,為法治社會建設提供了量化引導和質量評價,推進地方法治社會建設水平的不斷提升,率先形成符合省情、體現時代特征、人民群眾滿意的法治社會建設生動局面。

    其次,在“普遍在做”的方面力爭做得更好更快。更快更好完善教育、勞動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等領域和退役軍人、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正當權益保護等社會重要領域地方立法,加速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快更好形成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保證人民群眾獲得及時有效的法律幫助;加快編制省內自律性社會規范的示范文本系列,更好支持社會組織建立并踐行社會責任標準體系,創新發展法治社會建設的制度機制。

    最后,在解決“共性問題”上積累并推廣先行經驗。江蘇省在法治社會建設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領先優勢,需要加以經驗轉化、實踐推廣。如,法治社會評價體系方面,建議在全國范圍內適時推廣法治社會指標體系的建設與實施的江蘇模式;法治宣傳教育方面,推廣普法全覆蓋的“大普法”江蘇格局;在公共法律服務方面,推介公共法律服務領導小組工作機制,傳播“一條主干”“四張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江蘇特色;在矛盾糾紛化解方面,推進訴訟與非訴訟糾紛化解對接平臺建設,推廣法治化解決社會矛盾糾紛的江蘇經驗;在社會基層治理方面,輸出“社區居民議事會”“村民協商議事會”等有效的可推廣的基層自治機制。

    (作者系中國法治現代化研究院研究員)

    (轉載需注明來源:江蘇智庫網)
      編輯:蔡陽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产无码乱码精品久久鸭|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插|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 色屁屁www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国产香蕉在线视频一级毛片| 中文字幕第9页萱萱影音先锋| 欧美人与z0xxxx另类| 免费黄色app网站| 韩国伦理片年轻的妈妈| 国精产品一二二区视在线| 中文在线天堂网| 日韩电影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www| 精品国产黑色丝袜高跟鞋| 国产大片免费天天看| 67194线路1(点击进入)| 激情内射亚州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国产大片黄在线观看| 91视频完整版高清| 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表情包| 熟女老女人的网站|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 亚洲视频你懂的| 天天综合天天综合| 久久97久久97精品免视看秋霞 |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直播| www.黄在线|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亚洲人成精品久久久久| 特黄熟妇丰满人妻无码| 国产-第1页-浮力影院| 黄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站|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果冻| 性欧美16sex性高清播放| 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极品粉嫩嫩模大尺度无码视频| 亚洲狼人综合网| 男人添女人下部高潮全视频| 四虎影视永久免费观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