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是潮流所向、大勢所趨。今年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加強對經濟工作的全面領導,各地區各部門聚力攻堅,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經濟運行實現良好開局。其中,一個維度就是綠色轉型、綠色發展扎實推進,成為穩經濟、促轉型的重要動力,也進一步擦亮了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綠色低碳產業動能強勁。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加快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將為經濟持續增長打造新引擎。今年以來,我國綠色低碳產業延續增長態勢。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累計分別完成318.2萬輛和307.5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汽車新車總銷量的比重超過四成;動力電池產量和累計裝車量分別達247GWh、130.2GWh,同比分別增長54.7%和52.8%;光伏電池累計產量17266.9萬千瓦,同比增長18.5%。這一系列數據,是我國綠色低碳產業持續聚焦核心技術突破取得成果的生動彰顯,也展現出綠色低碳產業對我國經濟的推動作用。
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加速。推動高質量發展,綠色低碳轉型不是“選答題”,而是產業發展與轉型升級的“必答題”。今年一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4%。而據全球實時碳數據網站統計,2025年前兩個月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續下降。在碳減排的同時實現經濟較快增長,這一成效的取得,離不開能源結構的持續優化。今年一季度,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升了1.5個百分點,可再生能源繼續保持新增裝機的主體地位,風電光伏發電合計裝機歷史性超過火電裝機。同時,工業綠色化轉型加速。隨著重點行業節能降碳改造扎實推進、先進綠色低碳技術裝備推廣應用,一季度高耗能制造業銷售收入占制造業比重同比下降1.4個百分點,重點行業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持續下降。在這一過程中,綠色金融工具創新持續加碼,一季度貼標綠色債券發行規模同比增長53.4%,為實體經濟綠色轉型注入“金融活水”。
綠色低碳產品和技術走向世界。目前,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綠色低碳產品與綠色低碳技術正跨越國界,加速走向全球各地。今年一季度,我國外貿頂壓前行,綠色低碳產品出口表現突出。新能源汽車出口44.1萬輛,同比增長43.9%;風力發電機組出口同比增長43.2%。我國新能源產品憑借技術優勢和完整產業鏈,持續為全球綠色轉型貢獻力量。
當前,全球能源轉型正在加速,綠色低碳產業具有廣闊發展前景。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提出,到2030年節能環保產業規模達到15萬億元左右。可以預見,當技術突破、政策支持、全球需求形成共振,我國綠色低碳產業必將釋放更大動能,不僅為中國,而且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重要力量。
(作者系上海社會科學院生態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