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逐年增長的外企未分配利潤是“穩外資、促轉型”中的一座可以花大力氣去挖掘的金山銀礦。2022年要以鼓勵留存利潤再投資為突破口,圍繞實施遞延納稅等財稅政策打好政策與服務的組合拳,通過實施針對性措施和特色化服務,推動萬億級留存利潤向投資轉化,推動外資由存量向增量的轉換、由對外向對內的轉型,從而不斷厚植產業優勢,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自我國2018年實施對境外投資者以分配利潤直接投資暫不征收預提所得稅政策(簡稱“遞延納稅”)以來,外企留存利潤再投資的比重逐年遞增。2020年全國共辦理外企遞延納稅1340戶次,利潤再投資1081.34億元,遞延納稅額106.13億元。近年來,利潤再投資在外企投資中的占比不斷上升,如2018-2020年,江蘇省外企利潤再投資從12.7億美元增長到33.3億美元,從占實際使用外資的5%增長到占11%;而實際接受的外企利潤再投資金額近300億元,占27.7%。
在當前世界經濟形勢下,2022年如何延續2021年FDI快速增長的態勢,創新外資工作的方法,努力實現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通過對江蘇外企利潤再投資的現狀和困難的調研,尤其是對蘇州昆山市的實地調研,我們認為在外資工作中,除了要繼續保持新增外資的全球地位,我國還應更多關注存量外資。留存利潤再投資是存量外資企業增資擴產的主要形式,近年來在外資企業投資中的占比不斷上升。應該花大力氣去深挖外企利潤這座“富礦”,圍繞實施遞延納稅等財稅政策,打好推進存留利潤再投資政策與服務的組合拳,推動萬億級利潤向投資轉化,可以推動我國開放型經濟邁上新臺階。
促進外企留存利潤再投資是應對世界經濟形勢變化的客觀要求
2021年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1493.6億元,同比增長14.9%,引資規模再創歷史新高。2022年我國繼續保持外資按這個速度流入有兩個客觀困難。
一是美聯儲緊縮的貨幣政策將對我穩外資目標產生一定沖擊。美聯儲今年將會實施縮表和加息行動,除了會加劇他國美元類債務的支付危機外,對我穩外資工作的影響主要是會對沖掉一部分中國吸引外資的努力。2021年人民幣出現較大幅度升值,同時,相對于歐美發達國家我國存款利率較高,外企更愿意把利潤留存境內。截至2021年底,江蘇省外企留存利潤就高達7000多億人民幣。因此2022年如果人民幣走弱,外企的留存利潤很可能會快速流出。當前值得注意的動向,就是外資企業正把這些留存利潤加速匯出。如蘇州外企利潤分配2016年匯出285.3億元,2020年增加至577.6億元,同比增長24.4%。并且還呈現了大型和成立超過15年的外資企業大規模集中匯出留存利潤的現象,這個傾向值得我們高度重視。
二是全球價值鏈重組趨勢對我吸引外資構成全球競爭格局。后疫情時期,美歐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出于未來經濟效率與產業安全的綜合考慮,正在籌劃重組全球產業鏈,重建關鍵產品的生產能力,并紛紛出臺鼓勵政策號召在外企業返回本國投資。這勢必對今年吸引外資工作形成競爭壓力。如昆山的美資企業就在加快分配以前年度利潤,2020年匯出金額5.7億元,同比增長75.2%。臺灣地區對將利潤匯回臺灣的個人或企業給予稅率優惠。受此影響,一些在昆山的臺企匯出利潤大幅增加,近三年來年匯出利潤超億元的大型跨國公司有73戶,其匯出利潤金額占總量的76%。利樂包裝等18戶企業連續三年匯出利潤均超1億元,占利潤匯出總額的52%。威富服飾等企業分配利潤占上年度未分配利潤的比重基本都在80%以上,這說明這些企業對大部分利潤都進行了對外分配。因此我們要密切關注上述傾向給我國穩外資帶來的風險。
應該看到,在激勵外資企業留存利潤不是選擇匯出而是用于再投資方面,我們也有巨大的潛力。蘇州全市(不含蘇州工業園區、張家港保稅區,下同)外資企業利潤總額2017年以后持續保持年均1千億元以上的水平,全市截至2020年底,外企累計留存利潤4000億元,其留存利潤再投資的規模,也由2018年的20.73億元,增加到2020年60.21億元。昆山目前全市6400多家外資企業累計未分配利潤超1500億元,總量相當于去年全市工業總投資的6.7倍。因此如果我們能在積極落實各類惠企的稅收政策的基礎上,適時出臺具有針對性的、競爭性優勢的政策和特色服務,就可以引導外企繼續投資加碼我國經濟。
外企未分配利潤再投資促進我國制造業轉型發展
目前外企留存利潤再投資的產業方向,主要集中在制造業。這與我國十四五規劃的戰略方向基本一致。2020年全國這個數據是48.3%,而江蘇省比重較高,為68.5%,主要投資方向是具有較高技術水平的光伏、特種船舶、汽車制造、電子器件制造等行業。用遞延納稅政策鼓勵外企留存利潤再投資,是符合我國現階段產業轉型升級的一項重要舉措,有利于企業在深耕原有主業的基礎上,發揮創新主體作用,擴大技術研發、設備改造等領域的投入,不斷提高投入質量和產出效益。比如,信義光伏產業(安徽)公司分配股息18億元人民幣,用于新辦信義光伏(蘇州)有限公司,目前正在建設4條1000噸輕質高透雙玻面板光伏玻璃制造生產線,總投資約8億美元,建成后預計年銷售收入45億元,年稅收3.6億元;靖江新世紀鋼結構制造公司增加股息再投資9.8億元,其新加坡母公司由于對中國船舶制造業的前景持續看好,對上下游相關產業的集聚效應充分肯定,因而決定進一步擴大在江蘇的投資;福特汽車工程研究(南京)有限公司分配股息2.78億元,用于新辦福特藍色馬赫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此項投資決策主要受到國務院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的影響,與南京市政府合作,開展純電動汽車整車、零部件、配套設備的研發與銷售。
富士康(昆山)電腦插件公司在取得5G 手機毫米波關鍵零組件開發與供應權后,實施稅后利潤轉增資12.7億人民幣,主要用于5G毫米波項目,預計每年營收 72億元人民幣。富翔精密工業(昆山)公司稅后利潤轉增資 12.9 億人民幣,用于新增2000臺CNC設備投資。昆山這兩個案例對走本地化產業升級道路的外企來說很典型,因為它們均屬于深耕昆山28年的電子信息產業龍頭企業富士康集團,其中“5G 毫米波項目”側重于消費電子市場的需求端,而“CNC設備投資”則側重于國內市場的供給端,正好符合外資企業在供需兩端發力,加快創新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基本特征。
以完善遞延納稅政策為主打好推進外企未分配利潤再投資的政策和服務的組合拳
作為“穩外資、促轉型”的重要舉措,對外企利潤再投資實施遞延納稅這一政策,實踐證明有利于直接降低外商再投資成本,促進外商增資擴股減少利潤匯出。但在調研中,我們發現當前這一政策在實施中還存在著一些需要改進和完善的地方,需要政府通過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和特色化的服務,推動我國萬億級未分配利潤向現實的外商直接投資轉化。
一是要盡快建立和完善對具有決策權的跨國公司集團總部的稅收宣傳機制。現階段稅收宣傳主要針對的是跨國集團在華子公司,有決策權的集團母公司在有關中國稅收信息的獲取方面存在延遲現象。從遞延納稅政策的實際效果看,全國進行留存利潤再投資的外資企業戶數并不多,大多數省份僅有不到200家企業享受了納稅遞延政策,大量外資企業還在觀望中。為此要選取利潤留存多、在華市場份額大的外資企業,探索直達跨國公司集團總部的宣傳機制,向其母公司發送簡明易懂的英文版宣傳資料,結合典型案例落實情況,讓母公司更加了解中國的政策和形勢,增強其在我國擴大投資的信心。
二是要盡快建立和完善以遞延納稅政策為主、鼓勵外企留存利潤再投資的政策組合機制,并形成服務特色。外企利潤再投資項目涉及到土地指標、環境評價、交通運輸、設備進出口、人員出入境等各個方面,單憑商務部門往往難以推動,需要聯合發改、財政、工信、稅務、環保、自然資源等部門聯合推動來解決實踐中的復雜問題。針對遞延納稅政策優惠力度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相比,還沒有形成絕對競爭優勢,不足以激發外資企業進行大規模再投資的熱情的情況,可以考慮將當前實施的遞延納稅的暫時性優惠,一部分轉化為對促進產業升級具有實際效果的外企的最終實際稅收的減免。也可以鼓勵地方政府使用其他積極的財政政策來鼓勵,如昆山市就明確對使用留存利潤進行再投資的外資企業,在享受納稅政策基礎上予以專項獎勵,同時綜合配套運用研發獎勵、產業基金、載體扶助等政策鼓勵。
三是要及時深入了解并解決再投資遞延納稅政策的落實情況和在執行中遇到的問題。調研中部分外商反映,他們所在國家和我國簽訂的雙邊稅收協定中沒有包含饒讓條款,中國的稅收優惠無法被他國視為已納稅款用于境外稅收抵免,導致外商企業集團實際未享受到稅收優惠。今后,我國和其他國家在談簽雙邊稅收協定時,應逐步增加饒讓條款。近期建議在外企分配利潤時,可以先讓其正常扣繳預提所得稅,然后允許地方政府按外商再投資可享受優惠給予財政獎勵,從而提高外商利潤境內再投資的積極性。
四是對再投資金額大、稅收遵從意愿高的外資企業,要設法提供預約定價稅收服務。跨國公司最需要的稅收服務是確定性服務。但對在某國的關聯交易如何被征稅,往往與當地稅務部門有爭議。為了減少這種納稅不確定性風險,為企業跨境經營提供穩定的稅收預期,國家稅務總局對再投資金頓大、納稅遵從度良好的企業,要繼續進行更高質量的稅收服務,更大規模地推進幫助企業談簽我國及其母國的雙邊預約定價行動,進一步穩定它們在中國的經營和稅源。
五是進一步理順政府內部對外企利潤再投資的管理機制。目前制約外資利潤再投資的主要困難,其一是部分政策條款分列于各個范圍多個部門的文件規定中,職能分散于各個政府部門,協調機制不暢,仍未有系統完整的政策體系,因而政策整合不夠。其二是相關的穩外資政策,主要是臨時性舉措,有些省目前采取的對遞延納稅再投資的補貼,缺少政策依據,也缺乏長期政策的支持。其三是全國其他省份的遞延納稅工作進展比較緩慢,它們對相關政策還不夠熟悉,需要中央部門組織它們加強對政策和具體案例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