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規民約在鄉村治理中的道德價值
    2025-07-11 11:15:00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劉昂

    村規民約是深植于我國鄉土社會的獨特文化事象,承載著農耕文明的倫理記憶,凝結著地方性道德知識與民間智慧的深厚底蘊。作為村民共同參與制定的非正式制度,村規民約既是傳統禮治精神的現代轉化,又是鄉村德治的具象載體,折射出中華倫理共同體綿延千年的價值基因。在鄉村治理實踐中,村規民約將道德理想轉化為行為準則,以鄉土邏輯化解矛盾糾紛,成為維系鄉村秩序、培育集體認同的精神紐帶。它既是村民道德自律的契約憑證,更是中國基層社會德法共治的生動詮釋,彰顯著中華文明對倫理秩序建構的獨特智慧。

    賦能村民自治,孕育道德自覺

    村規民約作為村民自治的核心規范文本,既能夠有效推動村民自治實踐,完善鄉村治理秩序,又有利于激活村民的道德主體性,實現從“他律”到“自律”的倫理躍升。村規民約的形成過程與實踐運用,在本質上就是村民在相互溝通中完成道德主體建構、在規則實踐中培育道德自覺的過程,蘊含著深刻的實踐理性邏輯。

    村民自治的倫理根基,在于確證個體作為道德主體的自主性。只有當村民行為是出于個體的自由意志,而非受制于外部壓力或內在欲望驅動時,才具備真正的道德價值。這種自主性的確認,是推動村民自治有效實施的關鍵。村規民約作為村民意志的集中表達,是廣大村民在平等參與基礎上,通過反復討論、充分協商、凝聚共識后形成的自治規范。在此過程中,村民需要超越私人偏好局限,以“公共善”為價值導向展開道德推理,實現從被動服從者到主動立法者的身份轉變。

    村規民約的實施過程,是培育村民道德自覺的實踐環節。村莊依據村規民約,綜合運用輿論監督、道德評議等治理方法,形成積極引導與軟性調節的雙重機制,促使村民逐步將外部規范轉化為內在的道德約束。同時,通過開展“文明家庭”等榮譽評選活動,以精神激勵喚醒村民內在道德動力,使其深化對村規民約道德價值的認同。更為關鍵的是,實施村規民約的過程,能夠持續強化村莊倫理共同體意識,引導村民在參與自治實踐中深刻領悟個人福祉與村莊利益的內在關聯。通過多樣的道德實踐與價值互動,村規民約不再是生硬的制度條文,而是轉化為村民共同遵循的倫理準則。

    在村規民約的制定與實施過程中,村民道德自覺與自治實踐形成雙向互動的良性循環。村規民約不再局限于治理工具,而是演變為凝聚倫理共識的媒介,不斷激活村民道德主體意識,構建起兼具理論深度與實踐效能的自治規范體系,為鄉村治理現代化注入獨特而持久的內生動力。

    輔助法治建設,深化道德認同

    村規民約既非國家法律的機械翻版,亦非傳統宗法族規的簡單延續,它以靈活適配的治理智慧,成為銜接正式制度與鄉土社會的關鍵紐帶。

    一方面,村規民約將抽象的法律原則轉化為貼合鄉村生活的具體規范,以通俗化表達與在地化實踐推動法律在鄉土社會的滲透與落地。與國家法律以社會整體為基準構建宏觀架構有所不同,村規民約基于社會生活的具體情境與特殊需求,將能夠普遍適用的法律條文、抽象的法律原則具象化為村民的日常行為準則。此外,國家法律的落地依賴專業司法與執法力量,但鄉村地區該類資源配置相對薄弱。村規民約通過村莊內部的約束方式,對村民的行為進行及時規范,形成一種柔性的社會控制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法律實施的局限性。

    另一方面,村規民約通過提升村民道德水平,逐步增強對法律規范的道德認同,培育規則意識,促使村民不再將法律視為外在于生活的強制約束,而是能夠深刻理解法律規范的正當性,為鄉村法治建設奠定堅實的社會基礎和文化土壤。村規民約由此成為培育法律信仰的土壤,讓剛性法律在鄉土社會獲得柔性的道德認同支撐,實現治理效能的深層提升。

    可見,村規民約在法律普遍性與鄉村特殊性間搭建橋梁,以柔性規范將抽象法律原則轉化為符合鄉土社會的具體要求,增強村民對法律規范的道德認同,提升鄉村法治建設的現實成效。村規民約的在地化實踐,既保證了國家法律的規范效力,又釋放了鄉土社會自我調節效能,為構建兼具秩序與活力的鄉村治理格局筑牢堅實根基。

    弘揚德治傳統,傳承道德文化

    村規民約承載著德治傳統的文化基因與道德文化的傳承密碼,是推動鄉村道德建設的重要力量。伴隨鄉村社會的轉型,村規民約通過對傳統德治理念進行創造性轉化、對道德文化符號予以創新性激活,構建起彰顯歷史底蘊與時代特征的鄉村德治體系。

    長期以來,村規民約始終是德治理念在鄉村的具體實踐,以潤物無聲的方式,將道德價值熔鑄于日常實踐,持續塑造著村民的道德品格與行為范式。在傳統鄉土社會,村規民約以“禮治”為根基,秉持“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倫理原則,倡導鄰里互助、孝老愛親、勤儉持家、重教尚學的道德要求,實現成風化俗、浸潤人心的治理效能。當前,村規民約在傳承中創新,既延續傳統德治文化的精髓,又吸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立足鄉村發展實際的基礎上,以貼近鄉土生活的表達,構建起豐富的道德規范體系,推動形成具有現實生命力的道德實踐。

    在傳承道德文化上,村規民約表現出獨特的教育功能,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朗朗上口的鄉諺民謠,將抽象的道德理念轉化為村民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行為指南。無論是倡導孝老愛親的家庭倫理,還是弘揚互幫互助的鄰里美德,村規民約都能以鄉土語言,將道德文化傳遞到村民心中。與此同時,村規民約通過樹立道德標桿、確立價值導向,形成無形卻有力的文化引力。一方面,以表彰宣傳道德模范等為正向引領,將抽象的美德轉化為可感知、可效仿的鮮活樣本;另一方面,以規誡失德舉止為反向約束,劃定道德邊界與行為底線。村規民約作為德治的關鍵載體,是傳統道德文化在當代鄉村的鮮活延續,更是新時代鄉風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在傳承與創新的交融中,村規民約將千年德治智慧與現代文明理念相融合,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注入道德動能。

    (作者系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鄉村文化振興研究中心副教授)

    (轉載需注明來源:江蘇智庫網)
      編輯:蔡陽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极品麻豆91在线| 波多野结衣种子网盘| 国产精品社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网站| 欧美大杂交18p| 国产免费拔擦拔擦8x| 91福利视频网| 怡红院老首页主页入口|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水蜜桃亚洲一二三四在线| 向日葵app下载观看免费| 国产老妇一性一交一乱| 国语做受对白xxxxx在线| 不卡av电影在线|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 免费绿巨人草莓秋葵黄瓜丝瓜芭乐| 黑人系列合集h| 国产色视频免费| yy6080理论午夜一级毛片|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公司| 亚洲人交性视频| 浮力影院第一页| 北条麻妃在线一区二区| 观看国产色欲色欲色欲www| 天天摸一摸视频寡妇| 中文无码热在线视频| 波多野结衣最新电影|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啊公视频| 黑人巨大人精品欧美三区|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mm1313亚洲精品国产| 成人福利网址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高清αv|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午夜爽爽窝窝在线观看 | 国产午夜视频在线观看第四页| 2016天天干| 在线www中文在线| аⅴ中文在线天堂| 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